- 什么叫社会企业?
淮南市社会企业是指:
符合条件的申报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向认定办公室申请并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
认定办公室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对申报机构进行初步信用核查。
认定办公室采取资料审查、实地考察、创始人访谈等方式对初步信用核查的机构进行审查。
市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通过审查的机构进行信用核查。
认定办公室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通过信用核查的机构进行专家评审。
认定办公室对通过专家评审的机构名单进行公示。
认定办公室对公示期内存在异议的机构进行核查。
由认定办公室产生经公示无异议和经核查异议不属实的拟认定社会企业名单报淮南市民政局审定后,发布社会企业认定名单公告。
社会企业资格自评审认定公告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
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社会企业应向认定办公室申请复审。
逾期未申请或经复审不合格的,应停止使用淮南市社会企业称号及专用标识,不再享受社会企业相关政策。
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优先目标,有具体且明确的社会目标指向。
在淮南市依法登记注册且连续从事经营活动一年以上,并有相应的合格纳税记录。
良好信用记录,无失信行为
受薪员工不少于3人,财务制度健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经营管理模式科学规范。
有可测量的证据显示其创造的社会价值。
实现社会使命或创造社会价值的地域范围覆盖到本地层面。
不少于30%的收入来源于商业收入(包含竞争性政府采购部分)。
清晰的商业模式和财务可持续性
运用市场机制和信息技术解决社会问题
鼓励将税后利润投入到慈善公益事业、机构发展或用于其社会目标。
残障人群 |
贫困人群 |
农村群体 |
少数民族 |
老年群体 |
女性群体 |
低收入群体 |
弱势儿童 |
留守儿童 |
流动儿童 |
学生群体 |
慢性病群体 |
退伍军人 |
失独家庭 |
进城务工人员 |
高危行业人群 |
特定群体失业 |
学习困难群体 |
区域污染区群体 |
|
放宽名称登记条件
支持在认定为社会企业后在名称中使用“社会服务”等字样作为经营特点表述。
鼓励参与社会企业认定
建立社会企业发现机制,充分发掘各自行业领域存在的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社会企业积极给予财税支持,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
加大政府购买力度
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以市场公平竞争方式参与政府采购。
加强社会企业党的建设
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企业建立党组织,强化党组织在社会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功能。
人才支持
鼓励本地高校成立社会企业发展智库,提供政策讲解、党建工作、财务管理等咨询和服务。
宣传推广
建立淮南市社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社会企业对外宣传、能力提升、业务拓展等。
授予统一标识
通过淮南市社会企业认定的社会企业,有效期自认定公示之日起三年内有效。